“小巷总理”郑翔时代楷模事迹(5篇)
大家了解郑翔吗?她20多年如一日,立足社区岗位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服务,不断创新社区工作方法,组织居民共建美好社区,成为社区带头人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“小巷总理”郑翔时代楷模事迹,供大家参考,快来一起看看吧!
“只要用心对老百姓好,老百姓就一定会说好。”1日,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在扬州召开“郑翔同志先进事迹媒体记者见面会”。郑翔对中新网记者说,“小小社区,千头万绪,民事小事都是治理大事,做好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捧出一颗真心,与老百姓交心,才能得民心。”
“社区里都是些细碎小事,但在郑翔的心中,就是民生的大事。”在媒体见面会上,郑翔身边的同事说,从事社区工作二十年来,郑翔舍小家、顾大家,用点滴行动践行“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”的庄严承诺。她对党忠诚、为民负责,用执着与行动书写赤诚之心;她爱岗敬业、创新实干,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;她公道正派、严于律己,展现了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;她以身作则、充满大爱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。
从走上社区岗位第一天起,郑翔就立下誓言,“社区不大,责任不小。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,让老百姓幸福是值得一辈子付出的事业。”
她是为民解难的“贴心人”。2005年,新成立的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,也曾是扬州出了名的“三多三难社区”,在这里,困难家庭多,群众生活难;矛盾纠纷多,凝聚人心难;不良现象多,文明和谐难。郑翔作为新到任的社区书记,她一上任就着手制作了4000多张“温馨服务卡”,卡上印着自己的电话号码,坚持每天到居民家中走访,与居民拉家常、交朋友,每到一户就留下一张“温馨服务卡”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她跑遍了社区的家家户户,完成了3000多户的户情调查,写下了10多万字的户情资料,真正做到了“户户制表、幢幢立账、楼楼建档”,社区和居民状况“一门清”。随着与居民的距离越来越近,她的“110手机”电话越来越多。一年除夕夜,当万家团圆的时候,她连续接到8个求助电话,有被困在电梯里的、有家里停电断电的、有下水道堵塞不通的,她都带着社区党员干部一一协调、奔波忙碌解决。她的儿子曾抱怨:“妈妈,你的电话,为什么别人打都灵,我打就不灵?”她温柔而坚定地说:“因为我是社区110,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啊!”这是一句质朴的话语,更是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。
烟花三月,百花吐蕊。3月初,记者随江苏省委宣传部赴扬州实地采访。文昌花园位于扬州古运河南边,曲江公园北侧,闹中取静。2005年,新成立的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,也曾是扬州出了名的“三多三难社区”,在这里,困难家庭多,群众生活难;矛盾纠纷多,凝聚人心难;不良现象多,文明和谐难。
3月1日上午10时,春光明媚,走进文昌花园,整洁的小区街道、枝叶茂密的绿植、花开飘香的花卉,在小区象征民族团结的红石榴广场,池塘里喷泉咕咕喷水,镌刻“____”字样的宣传语非常醒目。欢快的音乐伴奏下,社区的退休阿姨穿着鲜艳的服装正在跳舞。
文昌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有阅览室、邻里纠纷调解室、党建工作室,可以说涉及到居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社区功能的工作室都在这里。
在邻里纠纷调解室里,调解员张同元、张石芝、吴美玲正在交流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。他们今年分别是75岁、81岁、67岁,张同元介绍,”我们都是这里的老居民,以前大家会为居民乱扔垃圾、邻居电动车乱停乱放、装修时噪音过大等鸡毛蒜皮的芝麻小事闹纠纷,现在有了网格化管理,居民有了纠纷直接找网格员和社区干部来调解,把心中的不快说出来,经过邻里调解互助,把潜在的邻里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!以往的吵闹声少了,现在居民之间欢笑声多了!”
郑翔告诉记者,“文昌小区面积1.28平方公里,居民4219户12608人,我们社区主任形象的说,就是基层的百事通、热心人,老百姓其实都是朴实的,只要切实排忧解难,就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!”
文昌花园社区老年人多,仅空巢老人就有近两百位。一位居民跟郑翔提出,出差时照顾家里的老人有点力不从心,如果能送到社区住几天就好了。
恰好社区里有个宾馆,郑翔就找到宾馆老板想谈合作。老板一算不赚钱,不肯干。但郑翔没有放弃,她向街道申请了200万的资金,盘下了这个宾馆,最终在2011年率先办起了扬州第一家社区托老所。
谈及此事,文昌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桂香表示,“为了办成这件事,郑书记跑了好几个月,我真的佩服书记身上的这股韧劲!”
2013年,社区又将家庭养老、社区养老、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相结合,打造了“四位一体”的为老服务综合体,进一步将居家养老延伸到半托养老和全托养老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“住在自家、活在社区”的幸福晚年。
“一个人即便浑身是铁,又能打几根钉?”繁忙工作之余,郑翔想得更多的,是如何把社区党员干部力量发挥出来。她按照区域化党建思路,根据从业特点、个人特长,鼓励党员“带好一个家庭,带优一帮邻居,带活一片区域”。
党建带动下,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合唱团、舞蹈队、健康加油站等46个社会组织,组织了28支民间服务队、23支文化活动队,现在社区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展到1000多人。社区居民马苏杨说:“儿子想让我搬到城里的小别墅我都不去,我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开心!”
做为民解难的“贴心人”。国家领导人指出,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,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,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,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、更幸福一些,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郑翔制作数千张印有自己手机号的“温馨服务卡”,用看不见的“线”把社区和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;完成数千户家庭、10万字资料的户情调查,用“铁脚板”跑出社区“大数据”。她发扬“夜打灯笼访贫农”的苏区干部好作风,只要社区需要,就没有“分外事”,心中的“天平”总是倾向社区居民,被社区里的孩子们称为“郑妈妈”。像雷锋一样,郑翔有着追求纯粹、一心为民的“傻”劲。“锅不热、饼不贴;锅一热、饼就贴。”正是郑翔“热”心于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才赢得了群众对社区干部的“贴”近。党员干部应像郑翔一样,不计个人得失,用自身的“辛苦指数”提升人民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做恪尽职守的“螺丝钉”。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,要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,提高服务水平,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郑翔创新基层治理,在社区开办慈善超市、推行“错时上班”制度、建立特色党支部……她为社区这个大家庭,无怨无悔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,硬是把当时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建成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、群众心中的幸福社区。“虽然没有权,却事事跑在前。”像雷锋一样,郑翔身上有着能钻善挤的“钉子精神”,在社区这架“机器”上,当着一颗“永不生锈的螺丝钉”。党员干部应像郑翔一样,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”,立足本职作奉献。
“加”码幸福
一次性签约加装16部电梯,“悬空老人”圆了电梯梦
“柴米油盐、吃喝拉撒,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,能被群众需要就是我们的本事。做社区工作,最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”这是郑翔在工作笔记首页写下的话语,这是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,更是一位社区当家人的工作目标。
昨天一早,家住文康苑小区15栋1单元的李树香买菜回家,到楼下看着“拔地而起”的崭新电梯,高兴地对记者说:“我家住在4楼,丈夫患有肺部疾病,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,现在终于有了电梯。”
盼望加装电梯,除了李树香,还有很多人。
文康苑小区建于2000年,常住居民中约有40%是老人。对住在高楼层的老人而言,没有电梯,上下楼是个难题。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提升生活品质,郑翔争取到将文康苑小区作为广陵区四星级小区改造试点的机会,把居民楼加装电梯纳入“适老化改造”范围。
老楼加装新电梯,对居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。不过,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。
“意见不统一,是电梯加装的‘拦路虎’。”郑翔说,为了推进电梯加装工作,她成立了党建引领文康苑老小区改造暨加装电梯协调小组,建立行动党支部,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,召开几十场矛盾协调会,解释相关政策,化解居民意见分歧。“电梯装不装”“费用如何分摊”……全由居民说了算,最终拿出了令大家都满意的方案。
截至目前,除了已投用的电梯,文康苑小区一次性签约了16部,其中8部已完成、8部正在推进,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电梯加装密度最高的老小区。
帮助:
输入题目中的关键字即可快速查找答案(建议3-5个字)
示例: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( )。
输入关键字:毛泽东思想、党的指导思想、写入党章,任一组关键字即可
影视大全支持学习强国:挑战答题、四人赛、双人对战所有题目答案查询。
小小影视:全网VIP电影、2023最新好看的电视剧免费观看。星辰影院更多有男人喜欢的特别美女视频哦!